合肥人社局 | 芜湖人社局 | 滁州人社局 | 阜阳人社局 | 安庆人社局 | 马鞍山人社局 | 宿州人社局 | 亳州人社局 | 蚌埠人社局 | 六安人社局 | 宣城人社局 | 淮南人社局 | 淮北人社局 | 铜陵人社局 | 池州人社局 | 黄山人社局 | 安徽人社局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安徽社保网 > 正文

宣城市社保中心被命名为第四届安徽省“敬老文明号”称号

安徽社保网 安徽社保网 . 发布于 2023-11-18 08:21:02 29 浏览

近日,安徽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印发《关于命名第四届安徽省“敬老文明号”的通报》,我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入选。

近年来,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聚焦增进民生福祉,持续开展“敬老月”活动,多种形式为老年人提供社保经办暖心服务,优化为老服务环境,提升为老服务水平,聚力打造“暖心社保”服务品牌。

服务专窗“尊”老。在人社综合服务窗口设立老年人专座和服务专窗,对年事已高或行动不便老年人可不取号直接优先办理业务。针对办理材料不全、符合告知承诺制服务事项的业务,引导老年人通过“告知承诺书”的形式办理。

静默认证“助”老。在待遇资格认证工作上,尊重老年人的使用习惯,保留原始经办服务方式。针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,在系统中设置授权代理、亲友代办等功能,方便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网上办事。进一步拓展“静默认证”数据源,通过与公安、民政、卫健等部门进行数据共享比对,实现养老待遇领取资格“无感认证”。2023年皖事通APP网上认证及数据比对无感认证人数15万人。

社银合作“利”老。全面推进“社银一体化”服务,养老待遇发放信息查询等48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银行网点办理,变银行柜台为人社“服务前台”。县、乡、村(社区)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。截止目前全市共开通村(社区)级平台484个。

上门服务“敬”老。对高龄、行动不便、长期卧床的老年群体,组织相关业务经办人员,主动上门开展“一对一、面对面”服务。结合“敬老月”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“社保服务进万家”等活动,坚持连续多年开展上门慰问困难老人活动,点对点宣传社保政策、防诈骗知识,开展社保卡换发、领取待遇资格认证等工作

待遇提升“惠”老。连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,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同步调整。截至10月底,已为71.26万离退休人员发放各类养老保险待遇70.09 亿元。


初次见面,请填写下信息吧:

相关推荐

最新文章
最新留言